新闻中心
【虫害预警】梅雨季节需严防哪些虫虫?
一年一度的梅雨季节即将到来,区域不同,入梅和出梅时间也不同,它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,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不便,但是给虫子提供了潮湿的环境,不进行关注和预防,会带来不少的烦心事。以下介绍关于梅雨季节,虫害的预警和防制方法。
不同地区的入梅和出梅时间:
江南区:6月8日(入梅)——7月8日(出梅)
长江中游区:6月15日(入梅)——7月14日(出梅)
长江下游区:6月19日(入梅)——7月12日(出梅)
江淮区:6月21日(入梅)——7月15日(出梅)
进入梅雨季节可以看到的虫害种类:
一、螨虫
螨虫有喜湿热,怕光的特性,因此,梅雨季节潮湿闷热的天气最容易孳生螨虫。此外,在我们居室的阴暗角落,在地毯、床垫、枕头、沙发、空调里,都能发现螨虫。而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最容易感染螨虫,以致出现各种皮肤问题。
防制方法:
1.保持空气干燥、通风。
2.及时、定时清理居住环境中多灰尘的死角,比如:空调过滤网、床垫、地毯、养花及养鱼的场所。
3.使用空调时,定时开窗流通空气。
4.居室内少用地毯及少放置毛绒玩具。
二、隐翅虫
梅雨季节天气闷热,大多数人晚上会选择开纱窗通风,隐翅虫本身有趋光习性,夜间会飞到有灯火的地方,再加上体型小,可穿过一般家庭门窗之纱窗。所以很容易潜入住户家中,侵害人体。
防制方法:
1.保持室内外卫生,防止蚊虫孳生,关好纱窗。
2.关灯睡觉,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。
3.尽量采取各种驱蚊措施,如点灭蚊器、擦花露水等。
4.若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,切不要用手直接拍打它,应用嘴吹气将其赶走。
5.到郊外游玩时,做好必要的防护,尽量穿长袖衣裤
6.隐翅虫在遇到风油精时会立即毙命,甚至是500ml水内加入2~3滴风油精,会在一分半钟内毙命。
三、白蚁
飞蚁通常指翅膀未脱落前的白蚁,繁殖能力强,在春夏交替之际的雨后他们会从蚁巢中飞出,看见灯光就会从四面八方围聚过来,是灯光“爱好者”,喜欢在家中“安营扎寨”。一旦安家落户,对建筑危害很大。
防制方法:
放一盆水在房间里,找一个台灯对着水照,他们就会一只只投奔水的怀抱了。
或者还有一种笨方法。就是在黑夜时刻在亦庄空房子里中将门窗开着,再将灯开着,约莫半小时之后,关闭所有门窗,第二天飞蚁便全死了。
四、笄蛭(jī zhì)
笄蛭也称“天蛇”,头部作扇状,体黄色,其上有五条黑色纵纹。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,如砖石块下、土壤中,它虽然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,但是水多了它也会不适应,而转移到其它地方,一般雨后的路面上会经常看到。
防制方法:
发现时可用生石灰,或者用盐撒在其身上,这虫子是怕碱性物质的。
五、蠓
蠓成虫体小约1~4mm呈黑色或褐色,常孳生水塘、沼泽、树洞、石穴的积水及荫蔽的潮湿土壤,寿命约1月,以幼虫或卵越冬。蠓叮吸人血,被刺叮处常有局部反应和奇痒,甚至引起全身过敏反应等,更主要的是可传播多种人的疾病。
防制方法:
1.当被蠓叮咬后,立即用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钠溶液或氨水外搽,可大大减轻局部反应的程度。
2.急性期和亚急性期 可外搽各种止痒剂,如樟脑、薄荷脑、石炭酸乙醇溶液或洗剂。当大批人员被叮咬时,可用热水浸泡。有水疱者可用2%甲紫液涂搽,以防止继发感染。有继发感染时可用蒲公英、野菊花煎汁外搽。
六、蛾蠓
蛾蠓俗称毛蠓或蛾蚋,成年毛蠓科昆虫大多出没于夜间和潮湿的环境中,幼虫生活在水生生物栖息地(往往是含氧低的地方),包括浴缸、洗手盘等-它们都是浴室常见的滋扰性害虫。
防制方法:
1.烧一盆开水,浇入下水道(包括家中全部的下水道口,千万不要取掉地漏,那是幼虫,一种红色线虫的主要栖息地),隔2天浇一次,连浇3次,种族灭绝。
2.可使用一般家庭用的合成除虫菊精喷雾剂消灭蛾蠓。
必要时请需求专业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帮助。